做科普,就像做“863”

   
东营市东营区一中,报告一结束,孩子们争着请科学家位梦华签名
 
    目前,由省科协、省教育厅、大众日报联合主办,山东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承办的公益性活动——2011年度山东省青少年科普报告百校行正在我省17市火热进行,12名来自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国内著名老科学家,将面向100多所中小学校的近6万名学生,现场作幽默风趣的科普报告。这些老科学家说,给孩子们做科普的意义,就和他们年轻时候做“863”的大项目一样重要!
燃起对科学的兴趣
    10月13日,滨州市阳信县老店乡乡政府礼堂里坐了一群孩子。礼堂也很有些破旧了,墙壁都有些斑驳,许多座椅的漆面都已经剥落,也没有小桌板,可孩子们眼睛睁得大大的,不时低头把小本子垫在腿上记些什么,笑声、掌声不时响起。
     台上,是有“中国当代徐霞客”之称的张继民。台下,是阳信县老店乡中心小学的280名小学生。
     报告之所以在乡政府礼堂举行,是因为这儿能放映PPT。这儿的孩子们,从来没机会听这种形式的科普报告,更不要说这么近距离接触到这么高层次的科学家。这天,学校一多半的学生都来了。
    南北极都有哪些差异,为什么要探索两极,为什么第二个到达南极点的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同样值得尊敬,南极除了寒冷还有没有热的地方……奇趣的科考经历,丰富翔实的图片,通俗幽默的讲述,神秘的南北极世界逐渐呈现,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开始释放:北极除了北极熊还有什么其他的动物?企鹅有多高?我们能不能去南北极探险?
    当报告结束,意犹未尽的孩子们拥上去请张继民给自己签名,就像对待喜爱的大明星一样。燃起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就是活动的最大意义。
课堂上的集体兴奋
    当王邦平最后把中国科学院院徽作为奖品送给一名男孩,说“希望以后有一天,你能真的考入中国科学院”时,男孩的手都在颤抖。他原本以为自己表现得不够好。但此刻,谁能说不会真的有那么一天呢?
     那是10月9日下午在山大附中的一场报告。讲课的是王邦平,他是首都师大附中的一位退休高级教师,教了40多年的物理课,乍一看好像和科普“不沾边”。
     记者很好奇他会给这些高一的孩子们讲些什么,难道讲“怎么学好物理”?这也叫科普?可他讲的就是这么个题目,但从头到尾,孩子们眼里,却是课堂上罕见的集体兴奋。
“谁能把蛋黄放到瓶子里?”最先举手的那个男孩被请上台,可是他一下就把鸡蛋连壳带黄磕了个稀巴烂,台下一片哄笑,男孩红了脸,有点手足无措的尴尬。王邦平笑着鼓励他:在家没帮妈妈做家务哦!鸡蛋多呢,再试一个!男孩这才又小心翼翼地磕了一只鸡蛋,这回顺利多了,他把矿泉水瓶挤扁,小心地去吸蛋黄,再倾斜一点点,成功了!王邦平鼓动台下的学生来发问、质疑,男孩见招拆招,讲着这么做的原理,开始还有些结巴,后面越来越流畅。
     王邦平说,“‘考试就是输出’,你看,这位同学的输出水平越来越好了”,又说“手巧心才灵”,鼓励大家平时就要多动手,还说“衡量一个人聪明,最重要的是他改错的速度快慢。”
     是的,这也是科普。他没有讲怎么解题,却讲了更重要的:怎么培养自信、兴趣、学习习惯,怎么和外界沟通、适应改变,他讲的,是一种对待学习、对待自己的科学态度。
科普的意义就像做“863”
     在跟踪采访中,记者发现,这些平均年龄已经70多岁、在科研上做出过重大成就的老科学家却把给孩子们做科普这件事看得很重很重。为了能尽可能多作几场报告,行程安排得非常紧凑,常常是吃了午饭就赶路,根本没有午休时间,更不要说停下来看看风景。可他们却都显得很快乐满足:“我们老了,科研做的少了,可给孩子们做科普的意义,就和我们年轻时候做‘863’的大项目一样重要!”
    赶往山大附中的路上,王邦平关心的是:现场听的是什么年级的孩子?实验用的鸡蛋、矿泉水瓶、培养皿要多准备几个。他“讨价还价”:“能不能不要先去见校长,让我先去报告厅把电脑、PPT都调试好?”
    而如果打开报告团里的任何一个老科学家的电脑,都会发现,在科普的文件夹下,都有着七八个不同的PPT版本,譬如小学一二年级版、高三学生版、大学生及公务员版等等,不同的版本内容不同、时长不同、侧重点更是差异很大。
    “比如给低年级的小学生讲,就只能讲故事,而且小孩子注意力有限,时间不能太长,但有趣的同时还不能失了严谨,可不能给孩子们传达错误的信息!”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总指挥、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厚英告诉记者,搞科普并不比做科研轻松,得“用心”!而且,在他看来,用心做科普,是老科学家应该承担的“责任”!
有些破旧的阳信县老店乡乡政府礼堂,张继民的报告让这些农村孩子燃起了对南北极的兴趣和向往。

主题词

继续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