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山东青少年科普专家团的逐梦路

科普报告百校行活动走进聊城市东昌府区实验小学

  退休第一年,有企业以30万年薪的聘用条件找上门来,山东大学教授姜伟光摆摆手婉拒:“我有更重要的事情做。”

  家人的不解、旁人的惊讶中,姜伟光报名成为山东省青少年科普专家团的一员,这件他眼中“更重要的事情”一做便是整整4年。

  在山东,青少年科普专家团是一支特别的志愿者队伍,由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组建。36名团员够老,多是退休老人,甚至有位团员已是79岁高龄;他们也够“精”,不少人曾是全省各地市学校、机关、科研机构的学者专家,涉及数十个不同的科技领域。

  把这些专家拢来一起,究竟能做成多大的事情?至少在2012年专家团最初成立时,专家团副团长魏萍心里着实没底,推动她和她的同事们去做这件事的只有一个念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一颗科学的种子。”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一公益团队居然对前来报名的专家、教授们设置了不低的门槛。团内试讲、校园小规模试讲,试讲过程中严禁超时、PPT要图文并茂、演讲者表情要生动活泼,等等。曾有一所211高校的退休教授试讲三次均未成功,悻悻离去。

科普报告专家陈明泉与聊城二中学生课堂上互动

  类似“魔鬼条件”远不止这些--即使入选,团员每年必须通过“重新上岗”考试,平日一个半小时的报告被压缩至20分钟,时间刚刚好,内容也得足够出彩,这样的考试让“腕级”的团员们大呼“紧张”。

  与此同时,三条“红线”被逐一亮出:报告中禁止推销书或产品等商业行为;不允许讲授伪科学;有争议的专家学者不予聘用。

  “我们希望打造出堪称精品的公益报告,只有精品才能为孩子们最大限度展示科学的魅力”魏萍解释。

  四年间,搭乘“山东省科普报告百校行”、“山东省科普报告希望行”活动的快车,专家团足迹遍及山东17市100余县市区,累计开展科普报告2000余场,受益师生100余万人次,这包括在希望小学开展的100余场科普报告。报告内容则涵盖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宇宙奥秘、心理卫生、信息技术、文明礼仪等诸多领域。

  有趣、专注、思考--几乎成为每一场科普报告现场的“关键词”。

  11月8日,专家团成员陈明泉带着启发创新思维的报告和聊城二中高一年级的孩子们面对面。如何让刚出锅的面条不再烫嘴?自行车轮究竟可不可以是其它形状?面对堵车有多少种解决办法?伴随趣味性极强的视频和画面穿插,台上台下的互动频频掀起高潮。

  不时响起的笑声中,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现场屡屡注意到,台下所有孩子的视线无一不紧紧跟随着主讲人的手势起落。

  “原来创新就在身边,只不过我们没有发现,陈老师的报告为我们打开一扇门”聊城二中高一16班李晨阳语带兴奋。

  为了让孩子们充分了解航母知识,64岁的姜伟光还特意将曾风靡一时的“走你”指挥动作惟妙惟肖地带到课堂上。

  团员赵刚男为聊城东昌实验小学带来的是一堂礼仪课程,为了更好地和孩子们互动,报告过程中,她时不时走到孩子们中间,手举话筒认真聆听他们的答案。

  “赵老师是怎么做到的?”该小学老师程小荣惊讶地发现,之前经常在课堂上调皮的一个男孩子突然变得安静、投入,“这让我思考今后用怎样的方式更好地和孩子们沟通”。

  笑声、掌声背后,鲜有人知道这些团员们的努力。

媒体记者与报告团专家们座谈交流

  如何将科学规律、专业知识转化为孩子们的语言,让他们听得懂、喜欢听、还想听,每一位团员都颇费脑筋。姜伟光至今已做了几百个PPT版本,几乎每次报告结束后,他都能给自己挑出“刺”来,小到标点符号,大到最新科技前沿内容的及时补充。

  针对城市学校、农村学校、沿海地区学校的特色,每一位团员还据此设计了不同版本的主讲内容。

  在条件简陋的农村小学,团员们不止一次遭遇了停电、设备缺乏的尴尬。没有话筒,那就扯着嗓子喊;没有投影设备,那就重新捡起最原始的板书。

  “刚开始,这些孩子们很拘谨,板正地坐在凳子上不吱声,随着互动越来越多,你会发现,这些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热爱和城市里的孩子没有什么两样”团员赵长英如此回忆在希望小学做报告的经历。

  从第一次战战兢兢的上台经历,到人均百余场的主讲纪录,四年间,专家团所及之处播种一片芬芳。

  “什么时候再来?”--有农村小学校长期盼。

  “将来我要成为和您一样的科学家,走遍祖国大江南北”--有孩子网上留言。

  对每一位团员而言,收获的何止是满足感和幸福感。

  “以前我是一个个地救治病人,现在面对台下几百名孩子,哪怕我所讲授的心理健康知识有一句被他们记在心里,这将是非常有意义的”曾担任精神科专家的赵长英感慨,而她也在一场场和孩子们的对话中享受着这个“心理能量再灌注”的过程。

  不久前的一天,姜伟光在一场报告结束后用微信发了一点感想,突然在朋友圈里看到儿子写的一段长文,开头即是:“为父亲骄傲。”那一刻,他觉得“很值”。

  手头所有的事情都得为科普报告让道--时间一长,团员们达成了这样的默契。

  “公益科普这件事勾着我们的‘魂儿’哪”赵刚男打了个比方。

  这支平均年龄54岁的志愿团队甚至有自己的《科普团员之歌》,几句歌词令人印象深刻:“让科学的风吹进课堂,让知识的花开在孩子心上……科技之光,爱心荡漾,激情燃烧在我们心上,打起行装,斗志昂扬,豪情相伴在科普路上……”

  如今,每位团员已习惯将一次次出发比作“出征”,“谁说未来的科学家不会孕育在这条路上呢?”团员们这样激励自己。


 

 

主题词

继续阅读

评论